錘式破碎機錘頭的失效形式主要是磨損超限和斷裂兩種形式.原因有三方面:工況條件、材質方面、零件安裝不良等因素。其中工礦條件不同是主要的影響因素。錘頭重量、錘頭回轉線速度、進料粒度大小、耐磨性、銳度、硬度等的不同,錘頭的磨損失效機制有很大的差異。因此對不同規格的各類錘頭應根據其工況條件,進行具體的磨損失效分析。
在工作初期,小型破碎機錘頭的側面對著物料進行破碎工作,其主要受力方式以撞擊為主。磨損到 定程度后,物料則對錘頭工作面進行沖擊磨損。因此小型破碎機錘頭的磨損屬于低應力沖擊磨損、磨料磨損和沖刷磨損。磨損開始,錘頭由于撞擊物料而產生撞擊坑,坑中有殘存的破碎磨料。這種變形使錘頭表面產生了加工硬化,形成硬化層,物科對硬化層的多次撞擊產生了疲勞裂紋。裂紋交割形成磨屑,磨屑脫離錘頭后,造成錘頭磨損。磨損到 定程度,錘頭不再與物料撞擊,而是物料沿錘頭工作面滑動,造成物料對錘面的沖刷磨損。由此可見,對于小型破碎機錘頭,工作前期以小能量撞擊磨損為主,后期以沖刷磨損為主。中型破碎機錘頭主要用于破碎進料粒度為150~200mm的物料,錘頭線速30~40m,s。由于物料粒度較大,中型錘頭主要是高應力沖擊磨損,伴隨著沖刷磨損.物料下落時與高速旋轉錘頭相撞擊。正向撞擊時,物料尖角壓入錘面會形成撞擊坑,其沖擊力主要轉為對錘頭的壓應力;如以 定沖擊角撞擊時,則沖擊力可分解為垂直于錘面的法向應力和平行于錘面的切向應力。前者使錘頭表面產生沖擊坑,并加工硬化;后者對錘頭表面進行切削,形成 道道溝槽。
從上述分析可知,由于物料工況條件不同。其磨損機制有很大差別。但主要是由切削磨損和撞擊磨損組成,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。因此破碎機錘頭的性能指標主要有兩個:耐磨性和韌性。